发布时间: 2023-01-26 00:54:02 作者:刘芬
转自:国家民委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着力,把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有形有感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坚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懈探索奋斗,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要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守住意识形态阵地,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引导各族人民自觉抵御极端、分裂思想和行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促进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深刻认识发展和稳定、发展和民生、发展和人心的紧密联系,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健全乡村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在新疆莎车县伊什库力乡设施农业基地,种植户搬运刚采摘的西红柿。该设施农业基地是在上海援疆莎车分指挥部协调推动下建立的。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继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引入外地企业,拓宽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域,提高南疆农村居民收入,增强收入的可持续性。加快推进兵团向南发展,建设新型南疆兵团城市。发挥南疆兵团城市吸引中东部地区劳动力的特点,大力建设新型移民村镇,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推进兵地融合发展。加快南疆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建设,改善经商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基础教育、医疗等配套条件,增强对中东部地区经商务工人口的吸纳力度。有序推动南疆地区居民就近转移、向北疆及疆外转移务工,培育新型产业工人,形成良好的人口流动机制。
同时,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要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中东部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同时,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鼓励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创新交融。
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脉所在。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五个认同”;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全面发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桥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度和滋养度;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能参与,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顺应我国社会发展大趋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1月13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学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
湖北日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刘琼)1月17日,中南民族大学寒假留校学生欢聚一堂,共迎兔年新春,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他们送去新春大礼包与祝福。 在该校党委学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