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10-19 13:16:51 作者:刘芬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重大进展。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将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再接再厉,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强化产业扶贫和就业帮扶等措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持续扎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工作,继续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各方面形成合力,确保完成今年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的任务,为明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17日上午在京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典型代表的示范导向作用,坚决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毫不松懈落实各项帮扶举措,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泛凝聚脱贫攻坚力量,关心爱护基层扶贫干部。希望获奖者珍惜荣誉、当好表率、再立新功。
会议对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陈望慧、李鹏、刘双燕、张玉玺、王建球、冷菊贞等获奖代表作先进事迹报告。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者、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在京中央单位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18日第1版
上一篇:聚焦高素质打造职教“双师型”教师
您点的12英寸比萨没有了,给您一个8英寸的、一个4英寸的吧! 8加4等于12。孩子们,服务员的想法对吗? 前不久,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的化错教育2019年度峰会暨全国小学数学两课教学观……
本报讯(记者王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育的公平发展,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成绩,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由袁振国、翟博、杨银付领衔主编,华……
本报北京9月20日讯(见习记者林焕新)“团结起来前进!团结起来前进!祖国需要我们……”在激昂的歌声中,北京中小学校“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启动仪式暨首……
本报讯(记者赵秀红)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公布了《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两份文件自2019年10月8日起施行。后者规定,托育机构应当与婴幼儿……
英国是西方世界最早提出家校联合的国家,近20年来更是密集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家长深度参与子女的学校教育。笔者去年赴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做访问学者,以家庭教育研究……
本报河北廊坊7月12日讯(记者蔡继乐)伴随着一场场极具特色、精彩绝伦的参赛舞蹈,来自全国49所高校的空乘专业代表队向评委和观众奉上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今晚,“2019年全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近日发表了一份题为《纽约市的教师职业途径》的案例研究,全面介绍了这一方案的设计和影响。这项新研究是全球教师职业改革研究的一部分……
牢记美育初心使命,教育培养时代新人 四川省教育厅 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辟论述,唯有入脑入心、对标对表、育人育魂,不断提升美育地位、做好美育工作。……
本报讯(记者周仕敏)日前,广西教育厅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无法到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接受教育……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为深入实施意见,向各地各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教育部负责人就意见制定……
开栏的话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70年来,我国边疆地区的教育同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涌……
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方阵中,由3600名文艺工作者和学生组成的“中华文化”方阵,乐者八音迭奏,舞者摇曳笙歌,引来了阵阵叫好声。本报记者采访了……